2018
10-24
最近总觉得自己好失败,不会写文档,不会画流程图,不会写PPT,校招的同学懂的都比我多
感觉脑袋长时间不用就木瓜了。
2019
1-22
业务先行,不要本末倒置,在有限时间内,保证优先级高对功能实现,其他对优化点放到后面。最近疯狂写了两周业务代码,同事去北京演示的时候
项目差点被拍死,所以以后接需求时候需要多挑战产品,毕竟集思广益~
9-02
教育类的产品,最终的意义大方向来说都是对于育人是否帮助,对于教育教学是否有帮助,
我们要把重点放在”产品意义和目的”上,而不是功能讲解上,也就是使用了这个产品对于育人,
对于教育教学,教学管理等有什么改变,有什么不同,有什么好处,同时一定要上升到理论高度,体现专业性。
教学五环节:备课,授课,作业,辅导,测练
影响教学效果的五要素:生源(不可控)、师资、教研、教学资源、工具,这是公理。
教研是发动机,资源是油品
算法(数据挖掘ai)->教学信息化(测练考系统)->资源管理工具(备课系统)->教学资源(题库)->教学资源(双师/教案/课件)
9-08
公司成都团队40+兄弟集体被裁员,只有经历过裁员,才能理解这种被迫离开的感觉,都是打工者,别想着你一心为公司,公司就会一心为你,只有充实自己
才会在被优化的时候坦然面对。
11-28
领导被集团hr优化了,说是部门预算不够,很扯淡的理由,如果整个团队的灵魂都可以裁掉,我觉得接下来没啥不会发生
团队走到现在这个地步,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都很重要,目光要看远点,要早点学会挑战,挑战产品,挑战销售,不然就算你做的系统多
好,无法变现或者政策变动,都是死路一条。
创业部门一定要用对的人,做对的事,结果很重要,同时要控制好人员成本。
12-02
说下最近这份工作领导身上的画像吧
1、遇到任何事情,都是陪大家一起解决,加班也好,以身作则,与其说是工作,不如说是他在为自己创业
2、知道每个人的分工,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,客户端
3、任何事情都会做plan b,
4、知道接下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规划。
2020
2-27
做事方式有两种,
一种是被动去做事
一种是主动去发现某些问题,并且提供解决方案去解决
当然晋升的时候大家更喜欢的是这类人 主动做事的人~
3-2
情商高一点,说话声音语气大一点
3-3
给领导说问题的时候尽量是然他做选择题目,而不是解答题
3-4
项管难的不是逻辑关系,难的是人情世故
3-11
多做些技术规划性的事情,不要局限于业务开发里面
3-12
多版本提测问题,如何解决,以前在美团有泳道的概念
3-15
如何能把自己做事情的水准提高?
做事态度:
我们接到一个任务,首先我们的态度是不是要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,
是不是愿意做到A level水准,这个非常重要,如果没有这个Why的出发点,
其他人讲再多 What 和How 也没有用,不同的意愿和态度决定了后续的一切;
(有伙伴问,我为什么要把每件事情做到高标准,我能不能做到差不多就行了,这个问题也可以写一篇周报讨论)
做事方法
最佳实践:
我们做的很多事情,大家要有一个belief就是这个世界其他人肯定是做过的,
并且一定有积累和沉淀,我们不要接到任务就直接下手,要先学习和看看其他人怎么做的,
他们做是什么样子,能否可以学习;
关键点:
我们看到他人做的东西,我们要思考这个最佳实战的关键点是什么,他好在那里,为什么好;
进一步思考,他比我的认知高在那里,为什高,我自己的认知是什么,差距产生在什么方面;
落实关键点:看过了业界最佳,总结出了关键点,在实战的时候就要依照自己吸收和思考的关键点落地,
实战的时候要先搭架子后放肉,纲举目张;
重复练习:
实战过程中不可能一次就成功,这个需要多次修改,不停的练习实践;
1个实际现象
如何快速的能够找到最佳实践,如何保证找到的最佳实战是贴切的和高水准的,这本身是一种能力;
个人感觉除了天分的区别,这是需要常年的训练和总结的过程,也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积累;
我们国内在从小教育过程中训练较少,都是对错标准答案的训练多,开放性,研究性的问题少,
使我们从小缺乏此类探究性的训练和实践机会;我们工作中面临的都是未知的,不确定的开放的问题,
是没有标准答案的;
态度方面是个选择问题,与人的价值观以及很多相关;做事的方法方面如果持续的按照以上实践,
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,做到更好的自己。
3-16 晋升相关
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习惯,当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就是自己成长的时候
改变哪些习惯。第一点是要改变自己思考的层面,第二点是要改变自己做事的心态,第三点是要改变自己思考的方式
思考的层面。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。
更高的视野。是否有站在更高的层级来思考当前的工作,比如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,如何做。
学会规划。规划哪些事情未来可以做,哪些不可以做。如果你不会规划事情,你就在别人的规划里。
思考的方式。要知道自己如何做事。
比如我们经常去线上,有的人一台一台的查询效率很低,有的人会用assh命令同时去多台机器查询。
思考能否能通过解决一个问题从而解决了一系列问题。
对要做的事情是否进行了全面的思考。
遇到问题,是会优先会找别人解决,还是先尝试自己解决,自己如何解决,有没有想过通过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,
从而帮助团队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。
做事的心态。要知道自己如何把事情做好。
用心做事。比如最近我在定义几十个数据模型对象,如果自己不去思考对象之间的抽象和关系,
全部按照别人给的文档来定义模型,可能1个小时左右就能定义完成。
但是为了复用性更强,以后更容易维护,就要花数倍的时间,比如在定义模型的时候充分思考哪些属于一个对象里的属性
,哪些对象用聚合,继承或组合。其实这个事情不难,所以我觉得这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做事的心态。
做项目还是做产品的心态。做项目是一次性的做完想着以后也不维护,做产品要考虑到可扩展性,
做完了不仅能满足这次的功能,还能满足以后的扩展。
做事的心态能够决定未来能力的高度。
//七年阿里老人谈新人成长
https://yq.aliyun.com/articles/193443
先以事服人,再以德服人
1 .所做事情有成果或者可预期的结果。
我理解就是有产出,尤其是对于部门或者公司有重要作用的项目。
2.对于项目中技术掌握的深度,清楚方案选型的原因及优缺点对比,以及竞品分析,对于解决问题的因果关系考虑清楚。
两个方面吧:
一是自己对于项目的思考,技术选型如何满足现有需求,又要考虑面向未来的平滑过渡。
二是对于业务或者竞品的分析,看看技术支持的产品与竞品的分析,反过来对于技术以后规划的要求。
这个要求其实挺高的,属于架构师范围了,包含了对于需求的分析,问题的识别,方案的选择。
3.做事要形成方法论。对于所做的事情有反思和沉淀,能够举一反三。
我理解就是要求进一步提高了,上升到方法论层次,格局更大了。
可能之前都是术,战术级别解决问题的,现在是在解决问题后还要不断的沉淀积累,最终去悟道,从战略级别思考。
从而在面对纷乱复杂的各种问题中,发现背后的规律。
4.沟通因素,如何提升评委印象,表达能力等。
这根技术没有直接关系,是从软技能考量,也就是说评委再客观也是人,有人为因素掺在里面。同样的项目换个人来总结来讲可能效果就不一样。
这根晋升评审总结,其他场合都是适合的,凡事需要进行候选人PK的就避免不了,比如面试,再比如相亲。
都是怎么去表达自己,或者推销自己,也是让自己终生受益的技能。这种技能要求更高,没有技术文档,也没有方案,一堆鸡汤文章好不好喝管不管用还得靠自己。
3-17 选择学习目标的方法与自然法则
工程师如果某段时间没有学习目标,就会有一种来自内心虚度年华焦虑。
《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和个人管理法则》
自己核心价值是什么?
列出核心价值之后,你再可以去检查每天所做的事情是否属于核心价值,并根据核心价值的优先级程度对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
我们每天的时间聚焦在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事情上面,并且持续投入,就会产生激光效应
3-27
事必躬亲。凡事不能想当然
6-19 同一个业务,标品和定制版本功能如何协调
10-21 沟通
业务理解能力与抽象能力
架构扩展能力与设计能力
12-01 职业发展方向
做事要有业务眼光,技术认知,要有数据思想
做技术的人要知道在具体领域如何解决问题。
不要只有技术洞察,还要有产品洞察,用户洞察。需要技术花时间和产品一起洞察。技术伙伴需要具备用户思维。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好的业务干部。
正在从实体世界走向虚拟世界,个人行为和信息会被越来越数字化,技术伙伴需要具有数字思维,数据思维,通过收集的数据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
* 技术能力:coding,架构,设计,实践
* 技术视野:了解每个行业的最佳实践
* 技术认知:懂业务并懂技术,通过技术帮助业务。如果只了解技术,只是个技术 VP,不是技术 CTO。
多看用户的数据。看典型用户的数据。给出业务数据结合技术数据。指导项目。
* 技术管理:能把技术的事情给非技术的伙伴讲明白。要在对方领域找些基本常识。善于沟通。
* 持续在一个项目上坚持迭代开发超过 5 年
* 软件工程:抽象、重构、分层、解耦、模块化、配置化、插件化
* 设计模式、软件架构、TDD、DDD、敏捷开发
* 低耦合、高内聚
* 研发规范
* 编码规范、运营规范、发布规范、测试规范
* 技术选型、code review、架构设计、性能分析